重生于康熙末年 - 第五百八十五章 弄臣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八旗人家,男丁十六就可以当差吃饷。按照康熙早年的定制,在京师当差的旗丁,步军衙门俸禄最低,每月饷银一两五钱,每年支米十二石;八旗先锋、护军营最高,每月饷银四两,每年支米二十四石。

    汉人寒窗苦读十年,一举成名天下知,最多也不过是个状元罢了。

    七品翰林院编修,年俸四十五两银子。

    虽说顺治元年,曾定下规矩,沿袭明例,给京官支俸禄柴薪,但是后来裁了汉官的柴薪银子。

    随随便便的京旗兵响,就能比得上不七品翰林,难怪旗人子弟乐意科举晋身者少。

    令,巡抚大员,正二品官,年俸一百五十五两。

    自张伯行被弹劾,押解上京待罪后,云南巡抚吴存礼调任江苏巡抚,至今不过数月。

    早就有风声传来,道是吴存礼到任后,大肆收受贿赂。

    朝廷这边,却是没有动静。

    不仅言官没有弹劾,康熙这边甚至还曾褒奖,称其为“真满洲也”。

    原因是吴存礼在给康熙的折子里,提到自己收受旧俗的缘故是习从旧俗。另外,他还将数万两银子的开支列了详细的表单,其中,管其家人支持,就是尽万两。

    这不是贪污受贿是什么?

    且数目在原俸的百倍以上,就算是江南富足,没有盘剥,这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。

    像张伯行那样的清官遭训斥,吴存礼这样的贪官反遭圣赞,这新官下去到底会如何选择,答案是显而易见的。

    六年后的马俊,提起这些来,实是不胜唏嘘。

    老友重逢,本是喜事,但是听着马俊提起这些,曹颙的心不禁有些沉重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那位未来的雍正爷最是看不过这些的。像吴存礼之辈,现下虽风光,估计以后也是抄家的下场。

    “天成,这些能不沾就不沾就好,省了什么时候风头了,再担了干系。”曹颙沉吟了一下,说道。

    马俊笑着摆摆手,道:“孚若放心,我省得。说起来,咱们这样的人家,也不指望当官去刮地皮。只是毕竟在地方为官,不好特立独行,不过是与光同尘罢了。要是真有一朝,朝廷问责下来,也有上面大个的,中年又因酗酒伤过身子,要不是这几年曹颙盯着,给他进补调息,怕是连现下也坚持不住。

    “先生,早年让何管事酿的桃花酒已经窖了好年,想必能开封了,先生想不想尝尝?”曹颙看着庄先生的小辫子,寻思了一回,说道。

    “桃花酒啊?”庄先生听了,话中满是想往之意:“说起来,年年听你念叨桃花与温泉,这些年大家伙却么不在京城,要么没有兴致,这些年还没有去过。”

    曹颙闻言,心里甚是愧疚,道:“都是我的疏忽,曰复一曰,年复一年的,也没有让先生省心过。”

    庄先生闻言,转过身来,看着曹颙脸上神色不对,问道:“孚若这是因何感伤,可是见了故友,想起早年之事?”

    曹颙拉了把椅子,在庄先生的面坐下,道:“先生,朝廷果然缺银子么?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,这银子都入了他们的口袋。内库果然缺银子么?热河行宫不必说,就是几位王爷的园子,也是内府出资修建。夏天热河,冬天汤泉,春秋西山,这园子年年修,年年建,没有一刻闲暇过。”

    庄先生听了曹颙的话,脸色渐渐变得深沉。

    他盯了曹颙半晌,方开口问道:“孚若,困惑了?”

    曹颙看着庄先生,摇了摇头,笑道:“没有什么可困惑的,只是向来懒惯了,这般勤快起来颇有些不惯。原本还能自欺欺人,说是为国为民,努力赚些银钱,充裕国库,为西北战事筹饷。现下看来,不过是谄媚君王、以保富贵罢了,与弄臣无异。”

    “咳,咳,咳!”庄先生正喝着水,听了曹颙如此说,忍不住咳了起来。

    曹颙见状,连住了声,伸出胳膊,欠过身子,拍了拍庄先生的后背。

    “要是你是弄臣,那这满朝文武成了什么?我们这些老家伙莫非是小丑么?”庄先生咳完,板起脸上,瞪了曹颙一眼,说道。

    曹颙不愿与其争辩,便转了话题,道:“先生是专程出来溜达,还是有话与我说?”

    庄先生摸了摸胡子,沉吟片刻:“我这几曰思量过了,也同大人商议过。蒋坚却是个人才,既是遇上了,放过不用怪可惜的。左右你的前程不止眼前,往后身边需要的人也多,能收拢就收拢。”

    曹颙听了,带着几分疑惑。之前庄先生对那个蒋坚,虽赞过,但还是批判的地方多些,如今却是不晓得为何改变了主意。

    庄先生脸上露出几分慈色,道:“遇到人才,能用其当用之处,也是为上者的本事。孚若,这个人当用,你就信我的吧!”

    话说的这个份上,曹颙自是不好再反驳什么,点头应了。

    小厮拿了大毛衣服过来,曹颙将庄先生送到榕院,自己个儿也回了内院。

    刚进二门,就见乌恩在这边等着,是紫晶请曹颙过去说话……

    (未完待续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