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于康熙末年 -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宝 上
一石激起千重浪。
虽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,但没有人会想到曹颙初到内务府,会闹出这么大动静。
自大曹颙署内务府总管,内务府上下诸人也都关注着他这边,属下司官也都忙着研究他出仕后的履历。
这是现下的官场风气,这主官未到,通常下属就对官员的履历与家庭状况知道个七七八八了。
别的不说,为了“三节两寿”,这主官与官员太太的生曰是定要知晓的,要不然这孝敬耽搁了,岂不是失礼?
更不要说曹颙之妻,是淳王府大格格,身份高贵难攀。
曹颙康熙四十八年进京,除了在山东沂州的一年半外,其他时间都是京官,户部、太仆寺、兵部,三个衙门。
不管是六部司官,还是太仆寺堂官,曹颙的为人行事,就是一个字,那就是“平”。
没错,就是“平”。
平稳,平和,平常,平淡。
就算曹家子早年的“茶童子”名气传的广些,这些年下来,曹颙的平庸,也使得京城权贵渐渐遗忘还有这些一件事。
即便这次曹颙升任内务府主管,也没有人会想到他能有什么发挥与变革。
用年长的人话来说,这内务府的水深着呢。
要说这里面有多深,有多黑,那真是只能意会,无法言传。
虽说内务府下属司官,多是上三旗包衣,身份低贱。不过,他们是奴才不假,却是皇帝的奴才。
除了是皇帝的奴才外,他们身后,多多少少还有其他宗亲权贵的影子。
就算是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这样的当朝皇子,执掌内务府,也不会去轻举妄动。
尊卑是有别,但是蚁多咬死象,牵一发而动全身,这说的就是内务府的官员们。
“曹颙,你疯了?你怎么……”十六阿哥大踏步走进内务府衙门内堂,皱着眉,神色有些凝重,看到曹颙,不由地提高了音量。
刚好有个会计司的笔贴式来给曹颙送这几年的账目,被十六阿哥的高嗓门唬了一跳,一失手,差点将手中捧着的一叠账目散落。
十六阿哥这才发现有外人在,立时合了嘴,眉头仍是皱眉死死的。
那笔帖式抱着账目,俯下身子,向十六阿哥执礼。
十六阿哥的嘴唇抿得紧紧的,随意向那个笔贴式挥了挥手。
那笔帖式这才起身,将捧着的账目送至曹颙案头,回禀道:“大人,除了四十七年与五十一年的账目因水浇虫蛀,有残缺外,四十五年后的其他年份的账目都在这儿。”
会计司是专门管理内务府出纳的部门,每一笔收入与支出都是这里负责。
这样的机构,连账册都不会保管,弄出来“水浇虫蛀”,有几个会相信?
这缺失的两年账目,正好是康熙两次废太子的年份,曹颙心里有数,点点头,打发那个笔帖式下去。
十六阿哥待了这一会儿,心绪渐渐平静。
屋子里就剩下他们两个,十六阿哥沉吟了一下,道:“孚若,你向来不是鲁莽之人,这次为何这般?就算你想要有所动作,或者想要为皇阿玛分忧,总也要思量仔细。就算你将内务府这几个花钱的衙门都捏在手里,有什么不出珠子的事儿,咱们这边却还是如去年一样。”万大福躬身道:“老爷,莫非是曹家表少爷使了什么手脚……二爷在世时,说起那位来,觉得他对李家有些筹谋。”
听提到李鼎,李煦的脸色越发难看。
儿子去世已经二年多了,自己身为人父,却是连儿子死因都不晓得。
不过,说起曹家算计李家,李煦却是不信。
这珠场是商户杨家拍下的,当时;李家还没有加入。曹颙就算要算计李家,也不可能预备得这么久。
曹颙升任总管内务府大臣,已经在官方邸报上公开了。
连带着曹寅心里都有落差,李煦这边,就更是如此了。
虽说他身上挂着户部侍郎的头衔,是正二品的官职,但是却不如三品的内务府总管有实权。
想起曹家却是上升的势头,李煦不禁摸了摸额,面上说不出是喜是怒。他咳了一声,板起脸来,对万大福道:“祸从口出,什么手脚、筹谋,往后少在人前胡咧咧,要不小心家法处置。”
“是。”万大福躬身应着,道:“老爷,还有一事儿,杨家孀妇杨白氏带着继子,正四处张罗,想要收回璧合楼与珠场。”
江宁那边惦记璧合楼的不只是杨白氏,还是白家那边。
白家因杨家独生女儿是他们儿媳妇,所以就算是白二已经“马上风”死了,但是也理直气壮地想要收珠场。之前已经闹了一场,最后被吓唬住了。
李煦没听想到的事多,哪里耐烦听这些婆婆妈妈的琐碎之事。
他横了万大福一眼,道你:“怎么越活越回旋,这点芝麻大的事也拿来说。累不累,不老爷累我看着都烦了。”
“老爷,江宁那边姑太太家搬家,其他官员也变更的厉害。这白家背后也有几个硬人。”方大福犹豫着说道:“老爷,若是想要太平,这个杨白氏与她继子却是不好留。”
李煦闻言,点了点头,随口吩咐道:“不管如何处置,要干净利索些。”
京城,西城,曹府,兰院。
李氏出了月子,每曰都在进补,整个脸看着红扑扑的,年轻了很多睡。
长生在包裹中,小脸白嫩的,挥动着小胳膊,不知道往哪里使劲。
李氏坐在炕边,将长生搂在自己的怀里,却是看也看不够。
这时,就听到脚步声响,进来一个丫鬟绣莺。
“太太,董女官请来了。”绣莺禀告道。
李氏点点头,又看了两眼儿子,才恋恋不舍地放下襁褓,让奶子抱到东暖阁休养。
来人已经被绣莺引进屋子,见了李氏,行了个蹲礼。
她虽是宫女,却是御前当差的人,李氏可不敢托大。
她侧身避开,起身走进素芯跟前,拉她到床边做了,道:“说起来,我同你母亲也见过。就是上上次我进京的时候,嗯,康熙四十八年的事儿。”
素芯在炕边坐了,却仍是低眉顺眼并不言声。
李氏瞅着她的模样,心下也有些为难。
实是不明白宫的意思,难道他们这样的人家,还有资格用御前使唤的人。这算什么事儿,非客非仆的……
(未完待续)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