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于康熙末年 - 第六百零八章 龙抬头 三
听着一位位王爷贝勒的封号,不只曹颙纳罕,连马齐与赫奕也变了脸色儿。
圣驾在汤泉,京城的爷们,不是也随驾去了不少,怎么又都冒了出来?
别的不说,这怎么安排座位儿,就是大问题。这其中尊卑、规矩、爵位、官职,都要考虑得到,出不得半点差池。
幸好曹颙早吩咐摆放的是圆桌,没有放方桌,要不然“上位”、“侧位”、“下位”的,不是一般人能排得了的。
想到这点,马齐与赫奕望向曹颙的眼神也深沉起来。
曹颙面上波澜不惊,心里直犯嘀咕。
四阿哥领着户部、七阿哥领着礼部、十四阿哥领着兵部,他们过来都好说。这三阿哥如今带着人修书,九阿哥与十阿哥没领差事,怎么也来了?
就算九阿哥拉着十阿哥来瞧曹颙的笑话,三阿哥不晓得是看谁的笑话,那像康亲王崇安、简亲王雅尔江阿他们也太闲了。
而且,他们还做了“不速之客”,“不请自来”。
六部堂官不敢在内务府诸人面前拿大,还要张帖子,算是提前打声招呼。王公贝勒这边,却是行事肆意许多。
毕竟,在不少人眼中,内务府这边,是内臣,左右不过是皇家的奴才罢了。
东边坐的是皇亲宗室,西边坐的是六部官员,倒是也分了尊卑,看着齐整。
不过,这一番请安、厮见,就足足用了半个时辰。
曹颙跟在马齐与赫奕边上,看着诸位王爷贝勒不紧不慢地说着车轱辘话,瞥了投标区那边一眼。
跪着的众人中,不乏有白发老翁,颤颤悠悠的,看着好不辛苦。
台上的座钟,还有十分钟到正午十二点。
已经有笔帖式低声来禀告,道是剪彩的东西都预备好了。
曹颙闻言,不由点头,到底是把着内务府仓库,预备东西就是这样便利。
随着鼓乐声渐起,场上一下子静寂下来。
王爷贝勒们、文武官员都收了声,寻思是不是好戏要上演。
投标席与“纳捐席”边跪着的五百来号人暗自叫苦。这已经跪了一刻钟,还要一直跪下去不成?
不过,偷偷瞧着那那明晃晃地红,但是望向她时,眼里仍是带了几分关切与责备之意。
除了韩江氏,还有一人,也在往曹颙那边观望,那就是同样穿了男装的郑氏沃雪。
原是王全泰要代替妻子来参加招投标的,被郑沃雪劝阻了。固然有不相信丈夫,怕他不谙商务之意,也有顾及丈夫,不愿毁他前程的想头。
虽说现下,朝廷不禁商贾买官,但是多不是实缺。
士农工商,士农工商。
毕竟是礼教治国,就算是笑贫不笑娼,台面上也讲究个出身,要个脸面。
王全泰早年虽主动辞官,但是功名仍在。
广州天高皇帝远,行商贾之事,不碍什么,在京城却是不能肆意而为。
听着十三阿哥的意思,是要过两年托人给王全泰补个实缺,挣个前程的。
郑沃雪不愿他露面掺和这个,原因就是在此。
另外,她同韩江氏一样,对这个也满是好奇。
不是为招投标的形式好奇,毕竟早年在江宁,珍珠会上的招投标,她是全程参与的。
好奇的是,是不是所有的采购都能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进行?是不是比单独洽谈一个客户,要降低进货成本?大致能减低几成?
种种疑问,使得她大着胆子,没有用管事、掌柜的,自己变装至此。
招标台上,伊都立已经是喊第二标。
是御药房、寿药房两处的生药储备,虽在太医院的生药房,但是采买却不单单是太医院的事了。
通常都是内务府这边做主,太医院那边只负责列添补单子。
如今招投标是,未来三年常用生药材的储备,御用的名贵稀缺药材不算,那些都要使专人到专门的产地采买,其他的常用药材,却是由各个药铺购入的。
三年的份额,二十万两,每年六万六千六百余两。也是降数,举一次牌子一千两银子。
药材不比别的,鲜少有业外人掺和,不像有些买卖不分业外业内。加上这标的额度大,京城有规模的药铺就那么几家,所以喊标的不如方才热闹。
稀稀落落的,不过三、四家举牌,最后只剩下同仁堂与其他一家老字号对着举牌。
待同仁堂举牌到十八万时,对方就没有再竞价……小打小闹地喊了几标,也有给采买代理的,是升数,额度也不高。
小半个时辰过去,场上的众人对于这招投标的过程也都熟知。
不少人,拿着牌子,已经是有些坐不住。恨不得就到自己想要投的标,赶紧下手投定。
曹颙看着台上,现下,该轮到今天的重头戏了……
(未完待续)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