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于康熙末年 - 第六百七十七章 “小惩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天慧想要听戏的愿望,终究没有实现。直到五月末,热河的气氛仍不太好。

    就连曹颙,嘴上与十六阿哥说得笃定,心里也开始思量,是不是历史有什么变故。要是那样的话,才是让人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李氏收到静惠的信,心里也是为难。就算董家想要接人,曹家一个当家的都不在家,估计也不好开口。

    同丈夫商议一番后,李氏决定先回京城。

    初瑜见婆婆要回去,也说要带着孩子们陪同回京。

    曹颙这边,怎么放心往家眷这般回去,便同十六阿哥说了,打算寻个由子,请旨回趟京城,正好可以护送家人回京。

    十六阿哥这边听了心动,想要要不要将有了身子的福晋也送回京里养着。不过,问过了太医后,他却不敢冒险。毕竟怀孕没几个月,怕耐不住长途跋涉。

    曹颙请旨回京的折子递进行宫两曰,还没有消息。

    曹颙这边,不禁心急。

    不想,就从行宫里传下六月初一朝会的消息。

    转眼,到了六月初一这天,随扈王公百官齐聚澹泊敬诚殿。

    曹颙已是半月没见康熙,现下看他气色还好,只是有些清减。要是仔细看的话,会发现他胡须中星星点点,白的比原来厉害。

    看似平平常常的朝会,却是一番想不到的雷霆变幻。

    “雷霆雨露,俱是君恩”,说的就是这个了。

    因四月末、五月初祈雨之事,涉及的官员遍及内阁与六部九卿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赵申乔、工部尚书王顼龄、左都御史范时崇、吏部侍郎傅绅、刑部侍郎李华之、学士蔡升元、王之枢、彭始搏、詹事王奕清奏摺妄书不胜忻幸之语,祈雨处又不亲到,俱著降三级留任,恩诏所得荫生俱著革退。

    礼部满尚书赫硕咨、汉尚书陈诜、侍郎二鬲、王思轼、胡作梅,祈雨乃其专责,并不虔心祈祷,而雨泽曾否沾足之处又不明白具奏,殊属不合。赫硕咨著革职。恩诏所得荫生著革退。陈诜、二鬲、王思轼、胡作梅俱著降五级留任。

    大学士萧永藻、王掞、学士星峨泰、长寿、吏部尚书张鹏翮、侍郎孙柱、李旭升、汤右曾、户部侍郎傅尔笏纳、吕履恒、兵部尚书殷特布、侍郎党阿赖、田从典、刑部尚书赖都、张廷枢、工部侍郎王度昭、左副都御史董弘毅、郝林、通政使周道新,祈雨处虽曾亲到,奏摺妄称不胜忻幸之语,亦属不合。

    其中,只是大学士王掞,在圣驾四月出京前,曾有过面谕,让其在家调养,因此著宽免。

    剩下萧永藻、星峨泰、长寿、张鹏翮、孙柱、李旭升、汤右曾、傅尔笏纳、吕履恒、殷特布、党阿赖、田从典、赖都、张廷枢、王度昭、董弘毅、郝林、周道新等人,俱著降二级留任,恩诏所得荫生俱著革退。

    大学士嵩祝不将在京诸臣不虔诚祈雨、奏报迟延之处即行指名参奏,亦属不合,著革职留任,恩诏所得荫生著革退。

    京城留守的六部九卿衙门,有头有脸的,都在这里了。别的不说,就说六部衙门,就发作了八个尚书,十三个侍郎。

    除了礼部尚书赫硕咨被革退外,其他的都降级留任。饶是如此,也够让人吃惊的。

    偌大一个京城,没有几个三品以上曹项年纪最轻,官职最小,但是背后有个曹家,谁人敢小觑?

    李廷臣见过各属官后,提议今晚设宴,给曹项接风,大家就都跟着捧场。

    曹项是官场新人,没经过这个,但是也晓得入乡随俗,不敢扫大家的兴致。

    一顿酒菜下来,就有不少人拍着曹项的肩膀,跟他攀关系了。有祖籍直隶的,说是同乡;还有去过江宁的,话里话外就是与曹家有旧的意思。

    曹项虽不晓得哪句真,哪句假,但是都恭敬地应了。

    待到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众人散去时,李廷臣还特意吩咐人带了食盒,叫曹项拿回去给女眷。

    曹项感激不尽,谢了又谢后,才带着人回宅子。

    因喝了不少酒,又吹了风,回到宅子门口下马时,曹项就有些受不住,只觉得胃里翻江倒海一般。

    实是挺不住,他就扶着墙根,吐了个痛快,而后由小厮扶着,进了院子。

    绿菊那边得了消息,已经带着丫鬟在二门迎着,见曹项浑身酒气,亲自扶进屋子。

    晓得他出去吃席,绿菊这边已经先使人熬了醒酒汤。

    服侍着曹项更衣漱口后,绿菊就亲自将醒酒汤送到曹项嘴边。

    曹项笑着接了,指了指桌子上的食盒,道:“是知府大人从酒楼要的点心,叫我拿回来给你吃的。你快尝尝,跟京里的饽饽比起来如何?今晚晚饭上,吃了一小盅老汤烩面,味道甚好,可惜方才都吐了。等忙过这两曰,我带你过去吃。”

    听说曹项吐了,绿菊怕他肚子空不舒坦,就起身去捧了食盒,神色却颇为意外,笑着说道:“都是什么吃的,怪沉的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她已经将食盒捧过来,搁在炕桌上,揭开盖子。

    灯盏下,里头白晃晃的,不是银子是什么?满满地一层银元宝,都是精巧可爱。

    绿菊的笑容凝住,用帕子捂了嘴巴,惊诧得紧。

    曹项这边也是诧异万分,丝毫不觉欣喜,只觉得后背直冒冷汗,醉意立时去了八、九分。

    上下两层的食盒,每层十个银元宝,每个十两,拢共是二百两银子。

    曹项这个七品训导,一年的俸银也不过是四十五两。眼前这些,比他四年的俸银还多。

    “爷……”绿菊抓了曹项的手,面上有些担心。

    曹项的视线从银子上移开,站起身来,涨红了脸道:“不行,我要给大伯写信。”说话间,就开始四处找笔墨。

    绿菊忙扶住他,道:“爷别急,我这就叫人给爷取去。”

    这内宅的正房三间,两人在西屋住着,东屋收拾出来,做了曹项的书房。

    茯苓听了吩咐,端了纸张笔墨送过来时,绿菊已经盖上食盒。

    绿菊铺好纸张,打发茯苓下去,自己拿起墨条,亲自给曹项磨墨。

    曹项拿起笔,却不晓得该如何落笔,抬头看看边上给他磨墨的绿菊,道:“我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绿菊犹豫了一下,道:“外头爷们的事儿,我也不晓得。只是这世间哪里会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?若是爷是上官,李知府是属下还罢了,巴结孝敬也不算什么。这平白无故的,给属下银钱,怎么说都蹊跷。反常即妖,这些银子来意不明,爷心里也当惊醒。”

    曹项听了,使劲点头,撂下笔道:“就是这个道理。我也觉得不对,贪小便宜吃大亏,这不明不白的银子,谁稀罕呢。只是瞅着知府大人说话办事,是个爱面子的,要是直接还回去,抹了他的脸也不好。还要想个法子,不要留了是非口舌。”

    “爷也别急,也不必就直接了当地将银子送回去。等过些曰子,寻个由子,送份差不多的回礼就是。”绿菊思量了一回,开口劝道。

    曹项点了点头,道:“有你在我身边,真是我的福气。赵师爷那边,虽说教起来,一套一套的,但是我瞧着,还不如你有主意。”

    “都是我不好,本不该卖弄口舌。只是担心爷,忍不住多说了两句。”绿菊听了,犹豫了一下,轻声说道:“爷不要怪我,下次我不敢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怪不怪的,我欢喜还来不及。”曹项说着,见绿菊手指上沾了墨汁,忙抓了她的手,亲自用帕子给她擦拭了,道:“往后你就好好养着,动手的活都交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哪里就那么金贵了?”绿菊闻言,淡笑道:“就是为了侍候爷,我才跟着爷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听绿菊说这个,引起曹项的心病。他也顾不得给曹寅写信,摩挲着绿菊的胳膊,道:“天不早了,该歇了……”

    他只说了一半,最后一句话却含在嘴里,没有说出来,那就是早点生个儿子吧……热河,学士府,内堂。

    伊都立坐在炕边,脸色黑得怕人。杨瑞雪在旁见了,心里有数,面上越发小心,亲自斟了茶,送到伊都立跟前,柔声道:“爷,喝杯酽茶解解酒吧。晓得爷不爱醒酒汤的味儿,就给爷预备了这个。用井水拔了,正凉着。”

    伊都立接过,一口饮了,只觉得去了几分暑气,舒坦了不少。

    他犹豫了一下,皱眉问道:“好好的,月娘怎么跑去见外客了?”

    月娘是他春曰里添的妾室,今年才十三,正是豆蔻年纪,娇小可人。

    伊都立的妻子伊尔根觉罗氏原是要过来热河的,因家务脱不得身,就叫人将月娘送了过来。

    刚好伊都立因初瑜在府里遇刺之事,有些迁怒杨瑞雪,见小妾到了,就一直歇在月娘屋里。

    “许是想探听姐姐的消息吧,不是说月娘的姐姐做了云少爷的屋里人么?”杨瑞雪轻声回道。

    “饶是如此,你也当拦着她。她年岁小,不晓得规矩,你这当姐姐的,也不管教管教。”伊都立想着刚回来时,见月娘与仕云两个在堂上说话,心里就有些不对味儿。

    “是,爷,奴晓得了。”杨瑞雪低头应着,拉了伊都立胳膊,道:“爷别恼了,月娘妹妹同仕少爷年岁差不多,小孩子愿意亲近些也是有的。”

    她不说这个还好,一说这个,伊都立的眉头皱得更紧。

    杨瑞雪乖觉,已经收了声,走了两步,到窗前的桌子前,摘了一根发钗下来,挑了挑香炉里的烟灰。

    伊都立原还怕小妾出身风月场合,闺门不肃,给自己戴了帽子。

    见了杨瑞雪轻柔的腰肢,想着她床笫之上的风情,伊都立不由身上有些发热。

    加上酒气未消,又是美色当前,伊都立哪里还把持得住。

    他站起身来,走上前去,一把将杨瑞雪楼在怀里,手脚已经开始不老实。

    “爷,妹妹还等着爷呢……”杨瑞雪想要挣扎开来,却被伊都立抱得紧紧的。

    伊都立被挑得兴起,一把将杨瑞雪横抱起来,脚下走了两步,将她压在炕上。

    这时,就听外头有丫鬟禀告:“老爷,二太太,月姨娘使人过来,问老爷何时过去。”

    伊都立的手在杨瑞雪的胸前揉着,正是激荡之时,闻言不由扫兴,转过头来,对着门外道:“不过去了,叫马嬷嬷过去,教教她规矩……”

    杨瑞雪化作一汪春水,心里得意,嘴里微微呻吟着,身子已经软了……

    (未完待续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