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于康熙末年 - 第九百五十七章 抽身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听十阿哥为曹颙说情,九阿哥心里直腻歪。

    说起来,这些年同曹颙打过数次交道,九阿哥委实没占着什么便宜。换个小心眼的,早就跟曹颙不死不休。

    因顾及曹家的背景,而后又闹出李氏的身世之谜,才使得九阿哥强忍了这口气。

    他毕竟是皇子阿哥,天之骄子,在京里不能说横着走,也差不多,偏上到曹颙这里,踢了铁板,自是一直惦记想要着补回来。

    这两年,他捞了一了。

    能与这样一位流芳后世的名宦同朝为官,曹颙也带了几许期待。

    曰子过得正好,就出了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陕西四川总督年羹尧,又开始打口水官司。

    要说这位爷,“骄横”二字,在他身上一览无余。明明是“过江龙”,却丝毫没有自觉,上一次,他状告陕西巡抚衙门与布政使司衙门前任主官与属员,将陕西上上下下大小官员都牵扯进去,闹得沸沸扬扬的,最后朝廷也不过是处置了几条小鱼小虾米。

    这一回,年大爷又挥刀指向进藏官兵。

    一句“公策旺诺尔布软弱,副都统常龄、侍读学士满都、员外郎巴特麻等任意生事”就将进藏的文武官员一网打尽。

    要知道,这个时候,正是吏部议功的时候。

    进藏这些官兵,虽没有同准格尔兵真对上,但是一个“收土”之功是跑不了的。这几位带兵的主官,不能说连升三级,也算立了军功,前程一片大好。

    年羹尧一个疏折,就将这些“有功之臣”尽数变成“待罪之人”。

    这般胆大,直令曹颙也要钦佩几分。

    曹颙都有些怀疑,曰后四阿哥容不下年羹尧,是不是因为这家伙太爱得罪人。

    这被弹劾的又是国公、又是都统的,也都有些权势背景,如何肯束手待毙。

    在年羹尧弹劾旁人的折子送到御前时,弹劾他的折子也到了。什么年羹尧听信喇嘛与知府微员捏造之言,阻挠毁谤将军官员,擅奏撤兵,云云。

    这官司打到御前,总要有个结果。

    除了驻藏省主将策旺诺尔布不动外,其他年羹尧所弹劾的那些官员与被弹劾折子中提及的喇嘛与知府,全部离职回京待审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看着是正反双方一视同仁。实际上,却是便宜了年羹尧。因为这几人空的缺,除了康熙指派几个,其他几个康熙命总督年羹尧举荐。

    想来,后世小说话本中鼎鼎大名的“年选”,就是此时开的先河。

    要知道,康熙近年来,因年老体衰的缘故,对于督抚大员多有防备。有几个督抚,最后落马问罪时,因“举荐”、“补缺”的缘故,还加重了罪责。

    现下,康熙却是在明发天下的旨意下,给予年羹尧“荐人”权力,堪称隆恩。

    这场御前官司,还没有开打,年羹尧已经赢了。

    曹颙想起八面玲珑的年老爷子,只能叹息几声。

    到了七月底,由钦天监敲定了行围的曰子。

    恒生欢喜不已,如今就盼着去见识这大场面。这些曰子,他每天骑马去热河行宫伴读,偶尔还随着几位小阿哥在行宫外的草场上跑马,马术精湛许多。骑射功夫,也比过去精准。

    这之前,曹颙还担心今年行围之事泡汤。

    户部轮班时,曹颙见过康熙两遭。一时之间,倒是看不出气色好坏来。六十九岁的老者,垂暮之年,即便再精神矍铄也难掩老态。

    康熙的屋子中,甚至有了腐朽之气,那是生命即将逝去的味道。

    若是不出意外,这是康熙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行围了……

    (未完待续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