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枭雄 - 第六章 发现端倪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以下是:为你提供的《》小说(正文)正文,敬请欣赏!

    。

    记室参军萧琎将一叠奏疏递上,又退了下去,房间里只有杨元庆一人,他拿起罢免王肃的决议案,慢慢翻看,脑海里却在考虑着什么,他很清楚这是苏威的一手操作,是打压王家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这里面固然有苏威的个人私利,但这确确实实是他杨元庆想做的事情,苏威细心地揣摩到了,并替他完成。

    决议案中说,官府在这次刺杀事件中失职,作为京兆尹,王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其实这也是自古以来,为什么京兆尹是最难当的官,不仅是容易得罪权贵,而且京城总是最容易出大事,一旦出大事,京兆尹就必须负责,不管他是否真的知情。

    这次王肃显然也是这样,刺杀事件和他并没有关系,但他是京兆尹,发生在京城的事情,他就难咎其责。

    正思考着,有亲兵在门口禀报,“总管,魏将军来了。”

    杨元庆放下罢免案,令道:“让他进来!”

    片刻,内卫将军魏贲匆匆走进房间,单膝跪下行一礼,“卑职参见总管!”

    “起来吧!”

    魏贲所统帅的内卫军一共有一万二千余人,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全国各地,京兆一带有三千人,他们是以一种比较隐秘的方式存在。

    杨元庆沉吟一下便问:“安晋寺刺杀案你们可有介入?”

    “回禀总管,卑职正在调查。”

    “可有什么进展?”

    杨元庆对魏贲很信任,不仅是他对自己忠诚。而且他精明能干,有很强的侦破能力,内卫军的职责之一,就是破获藏在隋朝境内的敌军探子。

    魏贲点点头,“两名刺客的尸体我们当天晚上便得到了,他们衣服是普通布衣,他们吃的东西也是街上普通胡饼。他们使用的剑也刻意将铸匠的名字磨掉,从尸体上辨认是没有任何线索,但我们还是从别的方面发现了端倪。”

    “继续说下去!”杨元庆注视着他道。

    魏贲整理一下思路又继续说:“我们仔细查看过他们藏身之处。也模拟了刺杀过程,我们发现刺客藏在走廊是你要见他。”

    杨元庆精神一阵,起身开了门,“他人在哪里?”

    “在客堂等候。”

    杨元庆拔足便走,刚走几步,他又停住脚步问裴敏秋:“上次那个告状的歌姬,好像叫罗姬,她还在我们府上吗?”

    “还在,夫君要见她吗?”

    杨元庆点点头,“你让人把她带到客堂来,让她把孩子也一起抱来。”

    裴敏秋一怔,她似乎明白了什么,当初她收留罗姬,是因为罗姬的孩子是她舅父的孙子,是她表兄王凌之子,现在杨元庆的意思很明显了,要让罗姬去见御史,她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。

    裴敏秋犹豫一下,低声道:“夫君,这件事能不能让我和娘先谈一谈?”

    杨元庆却摇摇头,“这件事是公事,不要把你和母亲牵扯进去,你去把她找来,我不会伤害到她和孩子。”

    裴敏秋无奈,只得转身向内院而去,杨元庆望着她背影走远,不由摇了摇头,这些世家之间,盘根错节的联姻关系太复杂了……客堂内,治书侍御史韩寿重正背着手来回踱步,他有心事,怎么也坐不下来,韩寿重是个刚直而廉洁的官员,但被官场的气候所挟持,被苏威的恩义所压迫,他又不得不屈服,成为苏党一员。

    前天他被苏威所压,被迫弹劾王肃,尽管王肃本身有责任,但这种弹劾不是出于一种公正,而是一种权力斗争的结果,这让他内心深处又有不甘,他想摆脱这种派系的桎梏,能够公正无私地履行自己的责任,只是他很迷茫,不知这个突破口在哪里?

    这时,门口传来脚步声,韩寿重一回头,只见身穿青袍,头戴纱帽的杨元庆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他慌忙躬身施礼,“卑职韩受痔煳见总管!”

    “韩御史免礼!”

    杨元庆坐下,一摆手道:“请坐。”

    韩寿重坐下,这时,一名侍女端来两杯热茶,杨元庆接过茶杯笑道:“我今天回来看到的第一个奏疏就是韩御史弹劾京兆尹,这可是一个开门红,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敢于弹劾高官的奏疏。”

    韩寿重狠狠咬一下嘴唇,心一横道:“弹劾王肃并非是卑职的本意,而是苏相国施压的结果,虽然弹劾本身不错,但弹劾动机,卑职却难以接受,恳请总管罢免卑职之职,卑职实在不想再承受这种压力……(未完待续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