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枭雄 - 第四十七章 灾情初现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以下是:为你提供的《》小说(正文)正文,敬请欣赏!

    。

    五天后,隋军千余艘战船分走数趟,将高丽国库的物资全部运到了绫罗岛中转,岛上有不少巨大的山洞,当年是隋朝水军储藏后勤物资的天然仓库,足以容纳从平壤城运来的物资。

    杨元庆留下沈光率领五千士兵守岛,又留下三十艘战船,他则亲率千余艘海船满载着第一批粮食四十万石粮食,浩浩荡荡向渤海驶去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时间已经渐渐到了九月下旬,从南到北,各地陆续进入了秋收,但今年的收成却格外惨淡,一场大业六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席卷整个北方,河南、河北、河东、关中、关内,秦岭淮河以北各郡无一幸免。

    各郡的受灾程度和官府的抗旱力度有直接关系,唐朝由太子李建成亲自出任安抚使,赴各郡督查抗旱,又从巴蜀和荆襄调度官粮赈灾,将旱情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。

    隋朝也是极为重视这次夏秋连旱,杨元庆早在八月便任命杜如晦为旱情监察令,并由御史台派出三十名监察御史分赴各郡督查抗旱。

    在中央朝廷的强力措施之下,隋朝也抗旱有力,尽管灾情严重,不少河流都干涸见底,但隋朝各地的收成也能保住近半。

    再加上隋朝已有充足的储备粮,从八月下旬开始,数十万石粮食便陆续分拨到河北和中原各地官府,用以赈济灾民。

    杨元庆下达了严令,若发生一人饿死的情况,从太守到县令,就地罢免,十人以上饿死,县令处斩。百人以上太守处斩。

    正是朝廷的及时拨付粮食和楚王严令。使得各地官府空前重视抗旱赈灾,以至于隋朝的旱情最为严重,几乎全境皆旱。却同样是灾情平稳,没有出现任何恐慌局面,一直到九月下旬。各地的监察御史都没有发现一例饿死人的情况。

    但青州却是另一番景象,青州七郡:齐郡、鲁郡、琅琊郡、东莱郡、高密郡、北海郡、济北郡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天灾人祸。

    旱灾、兵灾一起袭向青州大地,先是窦建德军和宋金刚军队的混战,窦建德击败宋金刚军队,宋金刚逃至海边,被愤怒的渔民杀死。

    紧接着,刘黑闼不愿交出军权,窦建德和刘黑闼的军队也爆发了青州大战,战争一直持续到九月上旬。因为隋军大举屯兵黄河北岸,窦建德才被迫和刘黑闼讲和,两军罢战。

    但此时。严重的灾情已无力挽回。兵旱双灾使青州大部分郡县都颗粒无收,斗米涨到万钱。饥民沸腾,数十万饥民拖家带口逃向中原,逃向黄河北岸,所过之处,草根掘尽,树皮都被剥食一空。

    青州大地,一座座县城的民众倾城而逃,县城沦为鬼城,村庄沦为鬼村,千里荒凉,举目不见人烟。

    从清河郡、平原郡到渤海郡的千里黄河水面上,数千艘渡船昼夜不停地运送灾民,将一船船灾民从黄河南岸运到北岸。

    隋王朝早有准备,在清河郡的茌平县,在平原郡的平原县,在渤海郡的滳河县,建立了三大赈济中心,搭建了一万四千我们分配粮食时克扣他们族人,要求补偿,其实我们并没有克扣,大家平均分配,但他们不相信,最后越吵越凶,便打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杜如晦想了想,又问他,“那你觉得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”

    老人叹了口气道:“其实朝廷能及时赈灾,给我们一口饭吃,使我们不至于饿死,还发一张羊皮保暖,不像大业六年那样不管我们死活,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,这是老实话,不敢再有其他奢望。”

    杜如晦笑了笑,“困难总是有的,你就说说吧!”

    老人有些为难道:“如果一定要说困难,那只有一条,就是太挤了,男男女女几十人混住在一座大帐内,太不方便了,我们是一个家族,还稍稍好一点,可如果是小家庭混住在一起,肯定会有各种矛盾。”

    杜如晦默默点了点头,走出了帐篷,他并不想指责裴晋他们做得不够完善,毕竟是三十余万人,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
    他沉吟一下,对众人道:“关于把灾民疏散到各县去,紫微阁也讨论过,赞成居多,但要楚王殿下最后批准才能执行,所以大家还是要尽量克服一下困难,采用一些临时措施,比如男女分住,或者增加帐篷等等,等殿下回来,我立刻会向他汇报此事。”

    秦琼接口道:“关于帐篷,我们军方还能再拿出五千顶,我下午就会派军士送来,让士兵帮助扎营,另外,我会命令士兵加强夜间巡视,防止夜间有恶人作案。”

    裴晋和褚遂良商量了一下,裴晋道:“相国关于男女分住的临时方案可以施行,我们准备把大营分为男营和妇孺营,不过此事繁琐浩大,需要得到军队的协助。”

    秦琼点点头,“可以,我会命令一万士兵协助官方分散灾民。”

    停一下,秦琼又问:“不知殿下什么时候能回来?”

    杜如晦苦笑一声,“这个问题应该问秦将军才对,他最后是和你们分手,难道走时没有交代吗?”

    “他只是说大概一个月左右,其实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,我估摸着也应该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他话音刚落,远处一名骑兵疾速奔来,大声喊道:“总管回来了,我们船队回来了!”

    众人先是一愣,随即大喜,秦琼急问道:“船队在哪里?”

    骑兵回头指向东方,“在黄河上,马上就到来!”

    众人快步向黄河边跑去,他们跑上一座土丘,向东方眺望,只见远处黄河上出现了一群黑点,黑点越来越近,正是归来的船队,只见千帆如云,浩荡的千艘船队到来,气势波澜壮阔。

    众人忍不住一起欢呼起来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