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明 - 第三十八章 头破血流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八旗劲旅骑射无双,一般不愿强攻坚城。

    不愿是不愿,但不等于不会!

    明军这座营寨再坚固,也比不上真正的城池,八尺高的营墙,比三丈来高的城墙低了许多,只要云梯搭上墙头,几个窜跳就能登上营墙。

    清军的第一波进攻开始了。

    冲在最前面的是一百名短斧兵,他们几人一组,一手举着藤牌护身,一手合力抬着竹排飞桥,冒着石砲的攻击冲到壕沟前,合力把竹排飞桥搭到对岸。这个过程中要扔掉手里的藤牌,只能被动挨打,明军寨墙上箭如雨下,火铳齐鸣,立刻撂翻了七八个清兵。

    三百名八旗兵冲了上去,跳下战马徒步上前,举弓往营墙上一起射箭,掩护开路的短斧兵。

    在他们的掩护下,清军短斧兵顺利搭成了几架飞桥,然后俯身捡起藤牌护在头上,蜂拥踏过飞桥,又拔出腰间的短柄斧,开始清扫鹿角障碍。因为不用通过大型的攻城器械,他们只需在鹿角中粗略开出一条通道,所以推进的速度很快,转眼就接近了营墙。

    营墙上的明军一面用火铳弓箭继续射击,一面搬起石块砸了下去,沉重的石块砸在藤牌上,发出沉闷的撞击声,其中还夹杂着清军的惨叫。

    博尔辉策马站在阵前,宛如石像般一动不动,面无表情。

    打仗哪有不死人的?既然是强攻,肯定损失惨重,他甚至做好了折损三成兵力的准备,现在这点损失算不了什么。

    短斧兵伤损了二三十人,但在鹿角障碍中开出了几条通道,眼看就逼到了营墙脚下,博尔辉一挥手,第二波清军开始进攻。

    二百名八旗兵都做短打扮,上身穿戴着绵甲头盔,却把下身的两幅围衫撤掉,方便两腿活动,反正明军的攻击都来自头道:“你已经落入我的陷阱,省点力气等着受死吧!”

    他说完身子向后一退,就消失不见了,博尔辉却是一惊,顾不得生气,急急打马回归本阵。

    “祖可法那边有消息么?”

    “启禀章京,绿营两千兵马已到三里之外,另有探马来报,我军后路也有一支明军拦路,筑起了一座营寨,祖可法正在和他们激战……”

    什么?博尔辉的脸色终于变了。

    前堵后截,这可不是为了防御临湘,而是要把自己困死在大山里!

    见到明军犀利的火器后,他也不知道能否攻破明军的营寨,冲出包围。看明军的意思,明显就是筑寨围困的打算,要等待自己粮草不济,不战自败。

    粮食,粮食是个大问题!

    博尔辉的心中一阵阵后悔,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。八旗兵为了行军迅速,携带的军粮辎重一般都不多,这是长年养成的老习惯,哪怕到了江南地区有所改变,还是觉得过于累赘尽量少带些。

    接到马蛟麟和黑运昌的降书后,博尔辉以为不会再打仗,为了赶时间去接收临湘,他携带的军粮辎重没有及时补充,哪怕省着点吃,最多也就坚持个六七天……如果军中断粮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派人向勒克德浑求援也靠不住,这里距离武昌府三百多里,周围到处都是崇山峻岭,就算报信的使者千辛万苦摸出大山,等到赶到武昌府,再等到勒克德浑派大军来救,一来一回最少也得十几天。

    剩下最后一条路,就是进入深山老林分散突围,但这么做,就等于不战自败。

    别想再去接收临湘和岳州了,清军连自保都成问题,几千人马人生地不熟,进了林子很快就会变成一盘散沙,在明军的追杀拦截下,活着逃出大山的还能剩下几成?

    不,不能这么做,为了整个湖广的战局考虑,他必须向前杀出一条血路……况且八旗劲旅战无不胜的神话,决不能在自己手里断送!

    越是艰险越向前,博尔辉瞬间拿定了主意。

    他叫来十几名精锐的手下,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白甲兵,吩咐他们分成三组,穿过密林寻路去武昌府报信……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,虽然明知来不及,这也是必须要走的程序。

    然后他命令全军扎营,打造半截船等攻城器械,这种大型的攻城器械虽然笨重,但是防御力极高,应该能够抵御明军的阴毒武器。

    “快马传令祖可法,绿营停止攻打明军后寨,率部与本将汇合……”

    现在就是拼命的时候,却不能再让八旗精兵白白送死,博尔辉打定主意,要牺牲这四千名绿营汉军,用人填,拿命换,连续消耗明军的防守力量,用人海战术攻破这座坚固的营寨。(未完待续。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