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烧的莫斯科 - 第六百四〇章 高地拉锯战 中
罗季姆采夫在得到我的保证后,又和我们讨论了一会儿城市北方地段的防御计划,便带着政委瓦维洛夫离开了。
见屋里只剩下我们几个自己人了,基里洛夫忍不住埋怨我说:“奥夏宁娜同志,您怎么这么莽撞,直接就否定了罗季姆采夫将军的命令。刚才要不是瓦维洛夫政委拦住的话,没准他真的敢拔出枪来冲您开火。”
虽然我当时:“奥夏宁娜同志,我不知道您在读书时,有没有读过一套新编的苏联百科丛书,其中有一本书的名字叫《在祖国的地图上》?”
他说的书,我听都没有听说过。于是便老老实实地摇摇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“对不起。政委同志,我没有读过。”为了说明自己不是不学无术之辈,还画蛇添足地补充说,“也许您说的书,在大学时才能读到。而我,如果您了解我的履历的话,应该知道我读完十年级以后,就和一名边防军人结婚了。”
基里洛夫没有和我讨论我的履历,而是径直说道:“这本书是我是亲自审阅的,所以也和编撰这部书的同志们到过不少的地方,其中就包括斯大林格勒。”说到这里,他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,“您说我对这个城市熟不熟悉。”
得知基里洛夫曾经参与过一本书籍的编撰,顿时让我对他肃然起敬,要知道我是最敬佩有才学的文化人,没想到自己身边的政委就是这样的人。我在奉承了他几句后,忽然把话题转向自己感兴趣的方面:“政委同志,这真是太好了。我来问您,假如伏尔加河决堤的话,河水会淹没斯大林格勒吗?”
基里洛夫闻听此言先是一愣,继而脸色大变,刹那间身子像触电一般剧烈地颤抖起来,他用手指着我,哆嗦了半天后怒气冲冲地说道:“奥夏宁娜同志,您怎么能做这么荒谬的假设?您认为我们会河水淹没这座以最高统帅本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吗?”
他的话让我有些尴尬,但为了打听到我所想了解的情况,我讪讪地说道:“我就是问问,想从您这里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。”
基里洛夫板着脸,严肃地对我说:“奥夏宁娜同志,我告诉您,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,也不管洪水如何泛滥,都绝对不会淹没我们身后这座英雄的城市。”
虽然他对我说话的语气很不客气,但我也间接地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。于是我及时地调整话题:“政委同志,明天天亮后,我们到一团的阵地去看看,考虑一下怎么加强高地的防御,以抗击敌人接下来所要进行的疯狂进攻。”
基里洛夫有点跟不上我跳跃性的思维,见我刚刚还在问伏尔加河决堤是否会淹没斯大林格勒,转眼又让他明天陪我去视察阵地,不禁一脸茫然地望着我。不过在短暂的沉默后,他还是点头表示同意。
不过他在表示同意以后,眼睛向四周看了看,接着压低嗓音对我说:“奥夏宁娜同志,作为政委,我认为有必要提醒您一句,什么让大水淹没斯大林格勒的话,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,都不能再提,否则会给您招来杀身之祸。”
虽然他的话说得很不客气,但我明白他的责备也是出于对我的关爱,所以只好红着脸点点头表示知道了。
凌晨,我们被外面传来的猛烈炮火和轰炸声惊醒。
阿赫罗梅耶夫连忙抓起电话,直接给二团打电话,并大声地问普加乔夫:“二团长,外面发生了什么情况?”
话筒里传来了普加乔夫慌乱的声音:“报告参谋长同志,据山坡,我连忙把话筒往桌上一扔,又跑回观察口前,举起望远镜看第39团的战斗是如何进行的。
我听到从高地方向响起了一片密集的枪声,连摆在上面的重机枪也哒哒哒哒地开了火,看样子高地上的部队都开火了。
冲在最前面的德国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,当即就被打倒了一片,有的直接栽进了旁边的弹坑,有的则骨碌碌地滚下山坡。
德军坦克连忙调转炮口,冲着那火力最猛的机枪阵地开火,企图消灭我军的重火力,掩护自己的步兵继续向上冲锋。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近卫军的炮手们早就把反坦克炮的炮口,对准了山脚下的德军坦克,此刻他们利用坦克无暇他顾的机会,从斜坡上向下射击,像打靶一样将德军的坦克变成一堆堆扭曲燃烧的废铁。
坦克在挨了揍以后,也顾不得继续用炮火压制我军的步兵火力,而是抬高炮口,轰击山坡顶上的反坦克炮阵地。不过幸运之神似乎在站在近卫师的炮手这边,坦克炮弹飞过来后,不是打偏,就是从他们的头顶飞过,落在南坡爆炸。
失去了坦克炮火掩护的德军步兵,在我们的火力压制下,无法继续向前冲锋,只能交替掩护着向后撤去。这时,隐藏在战壕里的迫击炮又果断地开火了,炮手们的炮弹打得又狠又准,将那些正在撤退的步兵打得鬼哭狼嚎。
看到德军的败相已露,基里洛夫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,轻松地说:“奥夏宁娜同志,看来不用再派三团上去了,叶林上校的部队已经把敌人的这波进攻打退了。”(未完待续。。)
ps:感谢书友q1979072童鞋投两票支持!感谢书友zzyzz童鞋投票支持!
ps:《在祖国地图上》一书,是天下出版社在1951年出版的一套苏联资料丛书中的一本,应该是在1946年前后编撰的。在本文中出现,只是为了后期剧情发展的需要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