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私不了情 - 野私不了情第13部分阅读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她,目标显然太大。吃饭的时候虽有可能碰到她,但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,他又没有勇气敢上前交给她。于是,他装着去厕所的样子,悄无声息地从训练室溜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报告!”无论有人没人,工作大楼的办公室的门都是关着的。顾明波上前轻轻地敲了两下后,便喊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进来。”里面很快传来于向阳的声音。

    戎建华小心翼翼地推门走了进去,谢天谢地,里面没有外人,就于向阳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,捧着从他地方抄走的《青春之歌》,正有滋有味地看着。戎建华心想,来的正是时候,否则多一个人知道,就会多一分影响。

    “有事吗?”于向阳头也没抬地问,她早从声音上听出是戎建华。

    “报告于教员,我是来交检讨书的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检讨书?”于向阳终于从书中,好奇地抬起头来。

    “我违反了课堂纪律,我知道,我错了,这是我的检讨书。”戎建华上前一步,双手捧着,毕恭毕敬地递给于向阳。

    “你出什么洋相?我可没让你写检讨书过。”

    “是我自己叫自己写的,因为我知道我的错误是严重的。”

    正文第六十五章是因为你太漂亮了

    “既然你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今天我也就不批评你了,否则真的该好好批你一下。寻找最快更新网站,请百度搜索+”于向阳随手接过检讨书,放在一边说,“你看你们的那批学员中,有哪一个像你这么胆大妄为,不好好训练,拿小说去训练室的?可以说,只有你戎建华。你以为拿资料挡一下,我就看不到了?你的那些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的眼睛?告诉你,你在课堂上心不在焉,看课外书,早已不是一天两天,其实我都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你都知道?”戎建华不禁吃惊地睁大了眼睛,天真地问:“那你为什么没有当场指出来,批评我?”

    “我想你总会自觉,没想到你变本加厉,越来越不像话。”说这话时,于向阳的脸上始终挂着笑,没有像以往那样严肃,那样板着脸。

    戎建华摸着后脑勺,不无尴尬地说:“我还以为你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利令智昏。”于向阳站起身来,倒了杯茶递给戎建华,说:“坐吧,既然来了,就别急着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没别的事,我还是回去吧。”戎建华嘴上虽这样说,但屁股已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了下去。他捧着茶喝了一口,情不自禁地说:“这茶真香,真好喝。”

    “里面放了茉莉,是我从家里带来的。”

    戎建华真想说就像你的人一样,有一种芳香。但面前坐着的,不是茵枝,也不是张岚,而是他的教官于向阳,他终究不敢放肆。

    “建华,你来部队已有一段时间了,我还从没找你谈过话。今天你能主动来找我,我感到很高兴,我们就趁便谈一次。”

    “谈什么?”戎建华不禁有点紧张。

    “随便聊聊呗。”于向阳扬了扬手中的《青春之歌》,问:“你这会儿过来找我,是不是想拿回这书?”

    戎建华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知道为什么前两天没动你的书,今天却被我抄了的原因吗?”

    戎建华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这书我曾听人说过挺好看的,早就想一睹为快。可昨晚去图书室,才知道被你捷足先登拿走了。所以今天一早,我就忍不住向你兴师问罪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。”戎建华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
    “看来事情总有个先来后到,这书是你先借到的,理应该还你,让你先看。否则我逃不脱凌强欺弱,掠人之美的嫌疑。”话虽那么说,但于向阳仍捧着书,没有递给他。

    “不了,凡事女士优先。再说你是我的领导,又是我的教官,理所当然应该让你先看,这也算是部下孝敬你老人家的一片心意。”见于向阳笑嘻嘻地似真似假地和他开着玩笑,戎建华忍不住也说了一句俏皮话。他早就看出,她并没真正有打算将书还给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难得你发扬风格,那我也就不推辞了。为了表示感谢,建华同志,我们握着手吧,你看怎样?”于向阳说着,起身朝戎建华伸出手来。

    “这没有什么,只要于教员喜欢,不要说是一本书,就是让我赴汤蹈火,我也愿意。”握着那双柔软白皙的小手,戎建华只觉得一股暖流掠过心头,说不出的舒适与陶醉。

    “我说建华,看上去你是一个挺机灵的人,可那天我去接你们,你的表现为什么会如此差劲?你说开小差了,你当时到底在胡思乱想些什么?”于向阳似乎想到了什么,好奇地问。

    “当时我在想,我们去的应该是海军部队……”

    “难道我们不是吗?”

    “我是说上舰艇的水兵。”见于向阳困惑不解,戎建华解释了一下,“可是,你是女的。我不明白舰艇上怎么会有女兵?这一愣神,我就忘了回答。”

    “可我并不只喊了一声,而是连喊了三声,难道你都没听见?”

    “后来两声没有反应过来,是因为你的声音太甜美了。我从没听到过这么好听的声音,所以又愣神了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简单?”

    “当然,另外还有一个原因……”

    “什么原因?”见戎建华停了下来,于向阳不禁问。

    “我说了,你可别生气。”戎建华要求道。

    “不会,你说吧。”

    “最主要的一个原因,是因为你太漂亮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一一”于向阳没想到戎建华会说出这种话来。

    “你可说过,你不会生气。”戎建华发现于向阳的脸色一刹时变得绯红起来,似有发作的迹像,连忙提醒道,同时不失时机又恰到好处地加了一句,“这可是我的真心话。”

    人与人之间是靠互相沟通交流来获得理解与信任的。如果戎建华的这一番话放在当时说,也许会引起于向阳的误会,以为戎建华道德败坏,是在非礼她,一定会惹得她火冒三丈,勃然大怒,说不定上去就会给他三个耳光。只因为有了刚才的那一番铺垫,虽觉得这话不无刺耳、意外与突兀,此刻于向阳不但没往歪处想,相反还觉得挺受用。

    “好你个新兵蛋子戎建华,真不要脸!”能有人赞美自己,而且自己的声音与美貌居然能让他忘了说话,这毕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。于向阳的心里虽哭笑不得,可还是喜滋滋的,禁不住似嗔似怒地骂了一句,“你可知道,你是我当时点的第一个名。一连三声没人答应,你完全可以想像,那会儿我有多尴尬?多紧张?”

    “对不起,我不是故意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知道你不是故意的,我才感到不明白。”于向阳笑着说。

    “我也没想到当时自己竟会这样糟糕,事后我感到很后悔,怕从此会给你留下不好的印像。今天早晨百~万\小!说被你发现,我想这下可完了,再也没有改正和重新做人的机会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你就给我写了这张检讨书?”于向阳顺手拿起扬了扬。

    “我想只有这样,才能向你表达我的悔恨之心。”

    “拿回去吧,我可没工夫看你的那些口若心非的话。”

    “你没看过,怎么知道我言不由衷?。”

    正文第六十六章当心我拿脏水泼你

    “告诉你也无妨,我是你的老祖宗。寻找最快更新网站,请百度搜索+你的那套小把戏,当年我可没少做。因此,你想在我的眼皮之下做这些,还嫩了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没想到于教官过去也像我一样调皮捣蛋不学好?”

    “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也就经常写检讨书,致使如今对检讨书有一种本能的反感?”

    “可以这样理解,推理得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早知道这样,我就不绞尽脑汁,挖空心思去写了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后悔还来得及,以后多犯一些纪律,就不用再写检查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可不会再犯了。”戎建华信誓旦旦地说,“于教员如此宽宏大量,高抬贵手,如果我再犯,就是不识抬举,罪该万死。”

    “纵然你糊弄我,听了这几句话,我也很感动。相信你今后会令我刮目相看,有一个好的表现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于教员的信任,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两人都没有想到,尤其戎建华没想到,原来令他敬畏不已的于向阳私下里竟会这样风趣开朗,和蔼可亲,在他这样的战士面前,不摆半点干部的架子。于向阳也没想到,原本以为流里流气的戎建华其实机智幽默,不卑不亢,并不令人讨厌。他们都非常清楚,是《青春之歌》消除了彼此的生疏与误会,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。

    “这是一本好看的书,吉祥的书。”那时,两人的心里几乎都在这样想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两人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。以往在路上碰到,除了点头打声招呼外,无论是戎建华,还是于向阳,都匆匆而过。但现在,除了互相问好外,偶尔会停下来聊上几句。在训练室,在众人面前,于向阳虽然仍那么严肃,然而,对戎建华的态度与过去相比已有质的不同,这从她的目光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得到。每当双方的视线相遇时,总会会心地一笑。这种只能意会,不可言传的感觉,那时就会像电流一般掠过彼此的心头。

    一次就餐时,因戎建华去迟了,已找不到座位,正端着饭菜,准备去食堂门前的桑树底下,随便对付一下了事,于向阳见了,连忙让同桌的战友挤出个位置,招呼戎建华过去,让他坐在她的身边。这细节虽平常,但于向阳的体贴与关心,还是让戎建华感到说不出的激动与温暖。

    几天后的一个礼拜天的上午,戎建华捧着一盆换下的脏衣服与水池边,正巧碰上于向阳也在那里洗衣服。

    “没去街上?”于向阳问。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戎建华答应了一声,就将脸盆放在水笼头底下,开始卷着衣袖放水。

    “别动手了,放在那里,等下我给你洗就是了。”于向阳见状,忙主动说。

    “这多不好意思?”

    “脸皮怎么那么簿了?”于向阳禁不住开了一句玩笑。

    “因为你是教员,如果在地方,你就是师父。”戎建华一本正经地说:“只有徒弟给师父盛饭洗衣,哪有师父给徒弟盛饭洗衣的道理?这不乱套了?”

    “别忘了,这是部队,不是你所说的地方。在部队,强调的是官兵一致。”

    “无论在什么地方,无论到什么时候,我想尊老爱幼的传统还是应该发扬光大。”戎建华嬉皮笑脸地说:“要不,你放下,你的那些衣服我全包了,干脆让我给你洗吧。也好让我这个做徒弟的给师父尽一分孝心。”

    “我还没七老八十,用不着你孝敬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教员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”戎建华仍磨磨蹭蹭地站在水池边,没有离去。

    于向阳正在洗胸罩,见戎建华直往她的手上瞅,不禁跺了一下脚,说:“看什么看,不学好的家伙。”

    如果不是盆里的水以及手上有肥皂泡沫,于向阳也许会往戎建华的脸上溅上一些。

    戎建华这才意会过来,悄声咕哝了一句:“这有什么可稀奇的?不就是一些小玩艺儿吗?”

    “滚,别讨人嫌。”于向阳含笑骂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真没想到,于教员也有难为情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“再不滚,当心我拿脏水泼你。”于向阳佯作生气,端起脸盆警告道。

    戎建华这才求饶,连连摆着手,说:“好好,别生气,我滚就是。”

    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航行,苍茫的大海里终于浮现了小岛的影子。

    “黎敏,准备一下,小岛快到了。”艇长从舱里来到黎敏身旁。

    交通艇什么时候离开定海,什么时候开始在大海航行,黎敏一点也没去注意,他只是立在甲板上,出神地遥望着海那边的故乡。艇长的招呼打断了他的沉思,他这才发现小岛已越来越近了。

    那天下午,黎敏所在的那批新兵来到了上海,万般相思使黎敏请假去了柔红就读的那所大学。

    经过一番周折,傍晚时分,黎敏找到了柔红的寝室。

    “柔红就住在这里,这会儿她可能散步去了,你先坐会吧,我到外边去看一下,看能不能找到她。”带黎敏进来的女同学进屋拉亮灯,对黎敏说。

    “谢谢你。”黎敏感激地说。

    “不客气。”女同学莞尔一笑,便轻轻地带上门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黎敏走到柔红睡的床边,默默地坐了下来。抚摸着那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,看着那一叠熟悉的放在枕头边的柔红的衣服和书籍,他在心底里不禁呼喊了一声:“呵,柔红,我终于来到你的身边,就要见到你了。”

    黎敏顺手拿起一本杂志翻阅着,没想到这是他发表小说的那期刊物。书皱得已经很旧,看得出主人时常在读它。书中好象有东西夹着,但翻过一看并没有。不过黎敏发现了,在他那篇小说的顶头空白处写着几行字,字迹不知被何种东西浸湿已经模糊,无法辨认。

    黎敏暗吃一惊,这分明是斑斑泪痕。这泪是因为柔红抛弃他感到内疚而流,还是她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什么天大的苦衷?有一点,黎敏终于肯定了,离开他,柔红的心里看来并不平静。

    正文第六十七章只有三男三女的小岛

    时间在飞快地流逝,从兵站到这里一趟就花了一个多小时,而刘立毅准假给他的时间并不多,到此刻已所剩无几。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,你只来+黎敏放下书,起身焦急地望了望窗外,这才知道外边的天色已经很黑了。

    这时,一位女同学风风火火地推门走了进来,见屋里站着黎敏,她不觉一惊,问:“你找谁?”

    “我找柔红,请问,你知道她去了哪儿吗?”黎敏连忙问。

    “她去医院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,她病了?”

    “没病,是在服侍一个男同学?”

    “男同学?”

    见黎敏瓮声瓮气,满是疑惑,又见他穿着一套肥大的没佩领章帽徽的军装,一副土里土气的模样,那女生不禁嘲弄地说:“她的sweethert,懂吗?”

    说完,就再也不理黎敏,夹起桌上的一摞书,昂首挺胸地出宿舍走了。

    “她的sweethert……哦,原来是这么回事。”黎敏呆呆地自言自语道,只觉得心头漫上一股深深的痛苦与悲哀,鼻子酸酸的,禁不住想哭。

    柔红绝情时,黎敏总以为柔红发生了什么意外,遭遇了什么不幸,他压根儿不相信柔红真的会抛弃他。没想到,画龙画虎难画骨,知人知面难知心,以前相濡以沫的情谊,刻骨铭心的爱,一切都是纸糊的,不值钱的,柔红果真因另有新欢而抛弃了他。

    “柔红,你好残酷啊!你为什么要如此无情地玩弄我的感情啊!”望着那位离去的女大学生的背影,黎敏一直忍着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,在这日思夜想渴望朝一日能见到柔红和柔红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地方,扑簌簌地掉了下来。

    黎敏没再等去寻找柔红的那位女同学回来,便怀着痛苦、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那座他曾梦魂萦绕的大学,头也没回地走了。

    从此,黎敏就强迫自己忘掉柔红。虽然有时回想过去的岁月,难免会想到柔红对他的帮助与爱情,内心出现隐痛,但稍纵即逝,不再像柔红刚抛弃他时那样痛苦。

    黎敏想,柔红本该属于一个比他各方面都优秀的人儿,本该得到她应有的幸福。他,一个当兵的,是无法使柔红幸福的。说起来,柔红抛弃他情有可愿,并不太出格。为了尊重柔红的意见,也为了不打扰柔红的幸福,黎敏到部队后,没有给柔红去过信,也没给柔红的父母去过信。

    随着越来越近的小岛,黎敏发现被海浪冲刷得宛如珊瑚般的礁石上站着一位战士。他暗想,这战士也许就是来接他的。果然不出所料,交通艇一靠岸,他就笑着迎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黎敏同志吧,我叫秦强,沈站长让我来接你。”

    “不好意思,让你久等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,我也刚到不久。辛苦了,欢迎你到我们岛上来。”秦强热情地朝黎敏伸过手去。

    “谢谢!”黎敏连忙握住秦强的大手。

    这时,山岗上慌忙奔来一位年老的尼姑,边奔边挥舞着手,示意他们等等她,别将船开走。

    “她是尼姑?”黎敏小声问。

    “对。”

    “岛上的?”

    因老尼姑已走了过来,秦强只模棱两可地嗯了一声,没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老尼姑到黎敏身边时,喘息着问:“同志,这船去哪里?”

    “回定海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到那里去,让我搭一下好吗?”

    黎敏望了望艇长,艇长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,于是答道:“可以的,快上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阿弥陀佛,谢谢你了。”老尼姑躬着腰拜了拜黎敏。

    由于小岛码头简陋,交通艇无法靠岸很近,老尼姑胆怯地望着在潮水中左右晃摇的跳板,怎么也不敢上去。黎敏见状,忙过去拉住缆绳,亲切地关照老尼姑,说:“别怕,师父。”

    老尼姑点点头,终于战战兢兢地踏上艇去。她立在甲板上,一个劲儿地感谢着黎敏。

    “这岛上有尼姑庵?”在路上的时候,黎敏问。

    “有,除了你,站长与我,岛上还有三个尼姑,刚才搭船的那个老尼姑就是庵里的当家师父。”

    黎敏心想,在这四面环海的小岛上,怎么会如此凑巧,竟会有部队的留守站与尼姑庵同时存在,而且还是三个男的,三个女的,仿佛搭配好似的。如果和秦强不是第一次见面,他也许会就此开个玩笑。

    “我们的任务是看管岛上的战备设施,由于地处孤岛,很少有人来,因此基本上没什么任务。”秦强边走边说。

    因不知道情况,黎敏只是听着,没有答话。

    当登上山坡时,秦强放下行李与背包,笑着招呼黎敏,说:“走了这许多山路,很累吧?休息一会吧。”

    黎敏本想说不累,但看到秦强替自己拎着背包与行李,又不好意思那么说,于是笑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黎敏虽不累,但汗水早已湿透了里面的衣裤。他站在一棵挡住阳光的马尾松下,边抹拭着汗水,边眺望着四周。

    东边的坡下面是一片黄带子似的沙滩,就像他代课时的学校前面的沙滩,在艳阳下金灿灿地闪耀着光亮,西边向大海延伸过去的礁石是刚才上岸的码头,远方是大海。海天相连,一片蔚蓝,望也望不到尽头。

    “你在岛上几年了?”黎敏问。

    “两年了,新兵生活一结束,就分到这里来了。让你笑话了,从没挪过窝。”

    “岛上一直来就只有你和站长两人?”

    “不,本来还有一个,可是还没到服役期满,他就寻死觅活地闹着退伍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就住在那里?”黎敏望了望山下的一排房子。

    “不,那是尼姑庵,我们营房是在那边。”

    黎敏顺着秦强手指的方向望去,这才发现东边山坡上也耸立着几幢房子,跟尼姑庵紧挨着,相隔不远。

    “部队是不是跟尼姑庵建得有点近了?”黎敏略沉思了一下,说:“难道当时选址,他们没有考虑到?”

    “部队原来就住在庵里,是后来还给她们的。”

    “哦,原来是这样。”黎敏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
    正文第六十八章一个似花如玉般的小尼姑

    据他所知,破四旧时,和尚尼姑回归社会后,庵堂寺院大都被当地居民或政府有关部门占用。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,你只来+

    “远离陆地,在这里生活,一定有诸多不便。”

    “那自然,尤其是台风季节。如果物资储备不足,饿肚子的时候,也是有的。”

    秦强是不是说得有点夸张,黎敏没有深思,他只在想,不知这里的战备如何?紧不紧张?如果不像野战部队一样,成天摸滚打爬,这对他复习参加军校考试,倒有许多帮助。

    次日,天还没亮,黎敏就起了床,一个人悄悄地摸了出来,漫步在马尾松如廊的山岗上。

    站在山岗上居高临下,可以望得见尼姑庵烛火通明,从那里传来的梆梆的木鱼声以及一阵阵念佛声,在这沉寂的黎明时分显得格外清脆而刺耳。黎敏以往虽去过普陀山,但他不知道出家人做佛课的时间竟是这样早。

    昨晚,黎敏久久没有入睡,也许是第一次睡在这陌生的地方,抑或是窗外阵阵不息的涛声马蚤扰了他,他似睡非睡,满脑子都是模糊的杂念。

    新兵训练结束前夕,刘立毅就被南京一所军校调走。临走时他找到黎敏,说他已跟其他领导打过招呼,他有望被分配回家乡。果真宣布名单时他被分在舟山。舟山跟甬城近在咫尺,难为了刘立毅的一番关怀。

    虽然昨夜失眠了,但此刻黎敏并不萎靡不振。面对烛火通明的庵堂,倾听着那阵阵压抑顿挫的念经声与清脆的木鱼声,他忽地升起想去看看的念头。但刚走了几步,不由得又停了下来。他想这么早,庵堂也许还没开门,大清早的闯进去恐怕不太合适。于是,黎敏重又向前走去。

    当黎敏翻过山岗,在山那边的海滩上停留片刻回来时,天已朦朦亮了。通往庵堂和军营的小路上,有人挑着水正吃力地上坡走来。

    随着越来越近的身影,黎敏这才看清原来是个年轻的女子。

    上岛时秦强曾说过,这岛上除了他们三个当兵的,另外只有尼姑。那么这个人是尼姑无疑,虽然她留着头发,而且没穿袈裟。

    人们对尼姑和尚总是怀着好奇,黎敏也不例外,况且是在这轻易见不到人的荒岛上。待那人走近时,黎敏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。

    见有人,女子微低着的头忽地抬了起来。

    在这一刹那,黎敏愣住了。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尼姑如花似玉,是这么年轻,亮丽得这么超凡脱俗。她的那双扑闪扑闪着的眼睛虽充满忧伤,但仍掩饰不住迷人的光彩。她并没穿着华丽的衣裳,却别有一番妩媚动人的风韵。见她那么温文尔雅,美貌绝伦,竟会是尼姑,黎敏的心中不由得掠过一阵惋惜与沉重。

    也许第一次见到黎敏,小尼姑的目光里有丝许惊讶。因去路已被黎敏挡住,她不得不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黎敏根本没意识到这些,只是默默地好奇地望着她,没有让路,也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“你有事吗?”因重担在肩,小尼姑终于沉不住气,开口说话,“如果没事,请让开好吗?”

    黎敏这才发现她挑着满满的一担水,已累得满头大汗,他不禁歉意地措了一下后脑勺,热情地说:“来,我帮你挑。”

    “不,不!”见黎敏挨近身去,小尼姑大惊失色。

    “这没什么,反正我没事。”黎敏解释道。

    小尼姑毫不理会,还是躲避着。

    “那你快走吧。”见她执意不肯的样子,黎敏只得让出路来。

    小尼姑连忙朝山岗走去,由于心慌,路过黎敏时被石子绊了一下,差点跌倒。

    “快放下,我来挑。”黎敏见此情景,猛地上前,一把抓住她肩上的扁担,夺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你干吗?”水桶里的水不可避免地有丝许撒出,小尼姑见了有点生气。

    “挑到哪儿去?去浇菜对吗?”黎敏望了望东边向阳坡上的那块菜地。

    “不用你管,你放下!”小尼姑毫不领情。

    黎敏没答理她,抬腿朝菜地走去。到了那里,黎敏放下水桶,走回来对仍停在原地生着闷气的小尼姑说:“水已挑过去了,你快去浇吧。”

    小尼姑什么都没说,抬腿就走。

    黎敏跟在她身后,紧走了几步,自我介绍道:“我叫黎敏,是这岛上部队的人,昨天刚来。”

    小尼姑复杂地望了一眼黎敏,想说什么,但望了望身后,又默默地走开了。

    “你是庵里的人吗?”黎敏有点不敢肯定地问。

    小尼姑没停留,也没有回答,径直走到菜地,便埋头浇起菜来,再也不去看黎敏一眼。

    黎敏本想帮她一道浇水,见她战战兢兢,又如此冷漠,也就放弃了这一打算。

    回到营房时,秦强正在烧饭,笑着问:“出去跑步了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黎敏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沈站长从另外房间走过来,说:“黎敏,你还没洗脸吧?”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洗脸在那一边,那边有水。”沈站长指点着通向海边的一个峡谷,略带歉意地说,“站里用的水都是从那里挑来的,费力费时,因此平时佣水,我们都必须去那里。”

    因小岛没有自来水,无论是留守站,还是尼姑庵,用水都必须去峡谷挑。为了节约用水,除了做饭用挑的水,其它譬如洗脸洗菜洗衣服,沈站长和秦强都去峡谷。入乡随俗,黎敏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“好的,我知道了。”初来乍倒,黎敏还不知道这个规矩,如果不是沈站长及时提醒,只怕黎敏这次就要违反了。

    黎敏拿着牙膏牙刷和毛巾,端着脸盆,来到峡谷。

    站在峡谷,看不到营房,也看不到庵堂,除了一条铺着石阶的小路,周围是一片茂盛的芦苇以及其它一些灌木。

    水是从岩缝里渗出来的,不知道潭有多深,只望见清水如明镜一般透彻、纯净。

    一切都很质朴,很原始,但充满新奇。黎敏边洗脸,边沉思。

    小尼姑这时已浇完水从菜地回来,准备从峡谷担水回庵里去,正要往下走,凑巧与转过身来的黎敏打了个照面。

    正文第六十九章师徒性格迥异

    “菜已浇好了?”黎敏主动友好地问了一声。+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,你敢不信么?

    小尼姑没有吱声,见黎敏在洗脸,她迟疑地留住了步子。一会儿,她似乎想到了什么,忽地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“你,你怎么不挑水了?”黎敏不解地问。

    小尼姑头也没回地走了,黎敏连忙顺着台阶奔上去,可是,她已走出很远。

    黎敏正要喊她,但在这时,从庵里出来了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。

    “怎么空着水桶?”那女子问。

    “我忘了,缸里的水是满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个人是谁?”那女子远远地望了一眼黎敏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你没见过?”

    “没见过。”

    “也许留守站来了新人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,是吧。”小尼姑附和了一句。

    两人说了几句话后,便一起走进庵去。

    她们的对话虽隐隐约约,但黎敏还是都听到了。

    六十年代初,正是台湾疯狂叫嚣反攻大陆时期,为了巩固国防,在东南沿海某些岛屿上修建过许多战备工事。小岛面积虽不大,但地处东海前哨,因此备受国家重视,在这里修建了许多坑道。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“九一三”事件,小岛也许将成为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地下军事首脑中枢。

    由于小岛工程是某位领导主持军委时上马的,犯了错误后,工程也就半途而废,遗留下许多已竣工的山洞或开凿一半的隧道,其中还有许多未启封的战备物资。

    一次,秦强带黎敏熟悉地形,看了那些庞大的工事和散落一边的物资,黎敏不解地问秦强:“上边知道这里的情况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知道,否则怎么还派我们来这里看守呢?”

    “那怎么不把这些物资运出去?你瞧,这些钢材已锈成这个样子,再摆下去我想都该报废了。”

    秦强幽幽地嘟嚷了一句:“不该看的不看,不该问的不问,这是纪律。这其中的奥秘,谁知道?”

    黎敏沉默下来不再问,当路过尼姑庵时,他不禁望了望大门,只见门上写着清月庵三字。

    “这庵里有小尼姑?”黎敏随口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有,听说还是大学生呢。”秦强兴致勃勃地说。

    “大学生?”

    “是呀,可能是为了谈恋爱,也可能是在学校里犯了错误,反正不会是好事。万念俱灰后,就出家当尼姑了。”秦强仿佛很了解似地向黎敏讲述关于小尼姑的传闻。

    黎敏已听出来了,其实秦强道听途说,并不太了解。

    “她一直在这里吗?”

    “不,师父和师姐也是去年刚来,小尼姑是后来才来的。小岛原来是军事重地,是不准老百姓上岛的。尼姑庵那边房子原来也住着部队,现在普陀山对外开放,小岛毗连那里,上级也就把房子移交给他们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,原来那里也是部队的营房,怪不得营区与庵堂紧挨在一起。”黎敏的眼里充满了好奇。

    “想不想去里面看一看?”秦强注意到了黎敏向往的神情,“这会儿正好有空,我可以带你去庵里走走,与那几个尼姑彼此熟悉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这可以吗?”秦强的话正对黎敏的心思,但他还是不无担忧地问:“被沈站长知道了,不会挨批吧?”

    “不会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去吧。”黎敏兴致勃勃地说。

    从围墙外边看,庵堂并不大,但一进大门,里面甬道四通八达。房屋密密麻麻的,有东厢房,西厢房,也有大殿,都油光铮亮,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“小秦,今天怎么有空来庵里?”

    当黎敏和秦强来到大殿时,一位宛如少妇般风姿绰约的尼姑笑着迎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陪我战友来走走。”秦强十分随便,就象在自己营房一样。他找了条椅子递给黎敏,自己就在那尼姑面前坐下,问:“师姐,师父和小师妹呢?”

    “师父过海去了,还没回来,师妹就在寝室里。”师姐热情地说:“你们喝茶吗?我去叫师妹来沏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。”没等秦强回答,黎敏就连忙摆手拒绝,因为师姐这话是望着他说的。

    “不用客气,就让师姐叫师妹来沏吧。”没想到秦强不但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师姐的好意,而且还劝起了黎敏。

    “还是小秦实在,没把师姐当外人。”

    “那当然,远亲不如近邻,咱们谁跟谁?”秦强大大咧咧地说。

    “说的太对了,就这个理。”师姐说着走出大殿,向东厢房走去。

    师姐走路富有弹性,完全像姑娘一样。她那保养得极好的皮肤,洁白微带红润,没有任何生活在海边的印记。师姐的容颜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,似乎还不到三十岁。如果不是在庵堂里,如果师姐的头上没戴着尼姑常戴的帽子,如果秦强没有说她是尼姑,黎敏很难相信师姐是脱离红尘的出家人。

    “师父与师姐都剃了发,小尼姑怎么没剃发,也没穿袈裟?”见师姐已走远,黎敏轻声问。

    “不太清楚,也许现在并没规定出家的尼姑一定要剃发。至于穿袈裟,一般都在做佛课的时候。”见黎敏反复提起小尼姑,秦强停了一下,不禁疑惑地问:“你已见过小尼姑?”

    黎敏点了点头,说:“是的,那天早晨我去外边跑步的时候,看见她在地里浇菜。”

    “她很勤快,几乎每天早晨都会看见她挑水去浇菜。”

    “你好像跟她们关系很不错?”

    “哪里?”秦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说:“师姐还可以,心地挺善良,人也挺不错。可那老尼姑,你不知道,有多么古板而又刻薄,心眼很小。昨天在码头上,你也看到了,我们碰到时,根本不打招呼。还有那位叫善淑的小尼姑也挺古怪,从不看人,总是低头匆匆而过。去年她们刚来时,就在我们地方搭伙,所以我对她们的情况有所了解。”

    黎敏心想,秦强说的一点也没错,小尼姑正是那个样子。那天早晨,他主动好心地帮助她,热情地招呼她,她竟始终冷若冰霜,不理不睬,真是没有礼貌。

    正文第七十章师姐曾经沧海

    “小尼姑的名字叫善淑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+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,你敢不信么?”

    “是她的本名,还是法名?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就不知道了,反正就听见师姐在这样叫她。”

    “她和她的师父这个样子,平时你来这里玩,碰到她们,也许会很尴尬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,因为有师姐在这里。”说到这里,秦强凑近黎敏,压低声音,说:“师姐就像阿庆嫂,可八面玲珑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样板戏《沙家浜》里的阿庆嫂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经秦强如此一说,黎敏觉得还真有点像,不禁笑了。

    “再说我也不经常来,毕竟她们是尼姑,我是军人,有许多不便之处。”

    黎敏点了点头,表示理解。

    这时,师姐与那个叫善淑的小尼姑端着杯子与茶叶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当见到黎敏,善淑并没丝毫的惊慌与意外,也许师姐已告诉她。她平静地走过来,平静地斟满茶,又平静地递给秦强,递给黎敏。

    “你是岛上部队的人?”师姐一边看着黎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